“东风随春归,发我枝上花。”当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悄然洒下,年味便如蛰伏的春芽,在脚下的土地上萌动生长。寻年味、赏年俗、享年趣,是我们与过去一年的深情作别,也是对新岁的热切拥抱。
年味,是萦绕在舌尖的眷恋。腊月的集市,是年味的汇聚地,还未靠近,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便已传入耳中。卖糖人儿的小摊前,总是围满了孩子,师傅手中的糖稀在竹签上轻盈飞舞,转瞬之间,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诞生了,举着糖人儿,咬上一口,香甜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散开,那是童年最纯粹的快乐;再看那热气腾腾的包子铺,刚出锅的包子白白胖胖,驾着热气的包子,肉馅鲜香,是寒冬里最温暖的慰藉;还有那腌制好的腊肉、腊肠,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,浓郁的腊香弥漫在空气中,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。这些美食,是家的味道,是新年的味道,它们将游子的心紧紧牵系,无论走多远只要想起这些味道,家的温暖便涌上心头。
年俗,是镌刻在岁月里的文化密码。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,年的脚步便愈发急促。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,人们摆上灶糖,希望灶王爷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,为家人带来好运。这一古老的习俗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。写春联、贴福字,是新年里最具仪式感的事,笔墨纸砚铺张开来,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,一幅幅饱含祝福的春联应运而生。那对仗工整的文字,或苍劲有力,或飘逸灵动,传递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。“福”字倒贴,寓意“福到了”,简单的一个字,却蕴含着无尽的幸福与吉祥。除夕之夜,阖家团圆,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,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,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,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寓意,饺子形似元宝,寓意招财进宝;鱼则象征着年年有余,一家人举杯欢庆,共享天伦之乐,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,温馨而又幸福。
享年趣,是新年里最欢乐的时光。孩子们是新年的主角,穿上崭新的衣裳,手中拿着鞭炮,在大街小巷里奔跑嬉戏。“噼里啪啦”的鞭炮声,是新年的乐章,它驱散了冬日的寒冷,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活力。大人们也放下了一年的忙碌,聚在一起谈天说地,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。走亲访友,互道祝福,浓浓的情谊在一杯杯香茗、一句句问候中传递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,精彩的节目让人捧腹大笑,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。守岁,是新年的传统习俗,一家人彻夜不眠,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,在这漫长的夜晚,亲情在交融,爱意在流淌。
在城市化的浪潮中,年味似乎在逐渐变淡,一些传统年俗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。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份对新年的热爱、对团圆的渴望始终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。寻年味、赏年俗、享年趣,不仅仅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,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,感受亲情的温暖,领悟文化的魅力。
新年的钟声敲响,烟花在夜空中绽放,如梦幻的花朵,将整个世界装点得绚丽多彩。让我们怀揣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,在年味的氤氲中,踏上新的征程。愿新的一年,我们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,岁月静好,幸福安康。(程晓雨)